科技的蓬勃發展為教育與學習的方式帶來諸多改變,陳德懷(2011) 指出,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中小學校歷經三波數位學習環境的改變:第一波是個人電腦教室(Computer Classroom)時代,第二波是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時代,第三波則為一對一(1:1)互動教室時代。「一對一數位學習教室」十五年前在台灣就已經開始有相關研究進行(Liu et al., 2002),近年來隨著無線網路普及與手機、平板電腦的崛起,這些載具價格越來越便宜,且蓄電力也提升許多,再加上數位內容與教材的多元化,讓「一對一數位學習教室」變得更為普遍,也引領另一波的學習風潮,讓知識的取得更容易、代謝更快速;第四波的發展則是美國在歐巴馬政府任內投資四億美元的創客(Maker)教育計劃,強調創新與發明的基礎在跨領域「STEAM」上,也就是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ematics)等領域的知識整合 (Johnson et al., 2015),以期達到「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的目標;在此時,我們一方面領受科技進步的隨手可得與無遠弗屆,一方面得面對更龐雜的資訊負荷與更窘迫的時間壓力,對研究者、教學者、學習者來說,有著迥異於過往的挑戰,然而,科技並沒有取代老師的角色與地位,卻提供了學習更多元的空間與更高遠的可能性。
隨著資訊科技與教育的演進,在學科基礎上再整合其他學科的跨領域學習乃是世界趨勢。研究顯示,跨領域學習可以創造比在傳統單一學科教學中更全面的知識,加強學生的高層次思考能力,並找出在各學科之間有意義的關聯性 (Ivanitskayaet al., 2002),世界各國亦因應此趨勢,都已經開始發展類似的計畫,芬蘭教育委員會 (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 FNBE)更於2016年8月正式施行教改,芬蘭的新課綱結合能力導向與主題導向的教學及學習新模式,強調透過跨領域、現象為本的學習(phenomenon-based project),目標是培養學生能夠迎向世界挑戰的七項橫向能力:包含1.思考與學習的能力,2.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3.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4.多元識讀,5.數位能力,6.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7.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等能力(親子天下, 2015)。在台灣,隨著少子化及族群多樣性所帶來的社會結構改變,跨領域人才培養是未來的需求,如何培養學生的高層次思考與運算思維能力,應用數位科技於主題式跨領域學習,也將是未來數位學習推動的方向。
近幾年,教育部在數位教育的推展上已經投入許多的計畫,包括資訊融入教學之創新實施、磨課師、數位輔助學科閱讀、數位學伴、行動學習等計畫。然而,擔任教育部相關計畫多年輔導學校的經驗,要將數位科技常態性融入學科教學仍有許多困難,以大規模執行多年的行動學習計畫為例,即便是獲得教育部行動學習典範的學校,仍很難達到「普遍性、常態性、學科中」使用,許多學校在資訊科技的使用上仍僅止於少數的老師或特定班級的學生,在人員及課程的擴散效益上仍顯不足,在推動上筆者有三點建議「擴大效益、複製模式、行政支持」:一、擴大資訊設備使用效益,大多數學校的設備仍無法支持全校師生使用,利用一組一機的合作學習策略,將可以減少老師在設備管理及網路使用上的負擔,而在相同的設備數量下,可以使用的老師與班級數也可以增加,待老師和學生習慣新的教學模式再逐步試行兩人一機或一人一機模式。二、建立可複製的教學模式,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學科教學的經驗與流程,如何將這些教學程序具體化再輔以適當的科技設備與軟體形成可複製的教學模式,並透過與其他老師的分享與討論,才有機會達到擴散的效益。三、校長及行政團隊的支持,除了資訊教師與種子教師外,行政團隊應該想辦法增加設備與參與人員數量,而當校內有其他老師願意嘗試這樣的新教學方式時,學校若能發展一些簡單、易用的應用模式,才可以幫助老師們將重心關注在教學專業上,而不是只在軟硬體的酷炫功能上。以「教育為本,科技為用」的理念讓老師與學生都能善用資訊科技,獲得更好的教學與學習成效才是我們要省思的方向!
行動學習教學活動剪影1
學生積極參與「我愛南寮iMovie編劇」活動,並以自然的姿勢成為故事的主角。 |
|
行動學習教學活動剪影2
學生利用平板進行翻轉學習,包含單元的自然知識、影片、評量等,提供學習自主學習後,教師再進行課程活動。 |
|
行動學習教學活動剪影3
班級課餘均一平台數學練習,因應個別進度需求亦可就近尋求支援。 |
|
行動學習教學活動剪影4
『「媒」你「媒」我-七巧板』,學生對彼此的七巧板編排進行口語溝通與練習。 |
|
行動學習教學活動剪影5
團隊教師積極的參與討論實踐,獲得優等學校殊榮。 |
|
參考資料
- 1. 陳德懷(2011)。數位科技與台灣未來二十年教學的趨勢。前瞻科技與管理,1(1),1-13。
- 2. Liu, T. C., Wang, H. Y., Liang, J. K., Chan, T. W., & Yang, J. C. (2002). Applying wireless technologies to build a highly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Proceesing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2012, pp. 63 -70.
- 3. 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Estrada, V., & Freeman, A. (2015). NMC horizon report: 2015 K-12 edition.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 4. Ivanitskaya, L., Clark, D., Montgomery, G., & Primeau, R. (2002).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Process and outcomes.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7(2), 95–111.
- 5. 芬蘭教育委員會網站http://www.oph.fi
- 6. 親子天下雜誌 73期,芬蘭教育贏在未來的能力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8956-全球教育冠軍的秘密
- 7. 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Estrada, V., & Freeman, A. (2015). NMC horizon report:
- 8. 2015 K-12 edition.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 9. 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Estrada, V., & Freeman, A. (2015). NMC horizon report:
- 10. 2015 K-12 edition.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