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嚴坤 新竹市載熙國小校長
《摘要》
語文是本能之發揮,教育是人為之發展,兩者之間並無直接關聯,但若能在本能基礎上佐以教育的能量,使其相輔相成,自然能夠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一、前言
清顧炎武《日知錄》云:「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辭,楚辭之不能不降而漢魏,漢魏之不能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也,勢也。」談的是文學的發展過程,但最重要的畫龍點睛則在於「勢」之一字,可以就此看出一件事物的趨勢發展,就如人一生要面臨生老病死,不論是年壽得終抑或英年早逝都要面對相同結局。
筆者如此開宗明義地闡述,其實在邏輯學上已經犯了矛盾,既然「死」是終究要面對相同結局,那麼語文也好,教育也好不也是相同道理嗎?那麼就無需廢言贅語再作討論,不是嗎?但是,邏輯學上也有這麼一句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乍看之下猶如狗追尾巴繞圈圈,然而,筆者要以莊子所說的一句話為此詮釋;「生是死之途,死是生之始。」生死大事聖人不言,但吾人從莊子所說的話語中依然能夠探驪得珠,在語文本能的發揮中讓人為的教育推上一把助力,自然能夠推波助瀾,產生事半功倍之效。
二、從生命談起
自有人類起源,茹毛飲血的日子遠比文明歷史要多,在那一段長遠的日子裡,為了生命的延續,語言的溝通良好與否都和生死息息相關,語言的發展自然是蓬勃。但,記憶是有限度,為了更精準了解相互之間意見的了解溝通,「結繩記事」發明了,這可稱得上人類從野蠻踏入文明開化首途,當然,這只是一個開端,距離所謂的文明發展仍有段漫長且艱辛的路程,從考古學家的發現:從猿人進步到人類花了數百萬年時間,而從原始人到現在的文明科技卻不到萬年時間,真可謂百歲銳於千載,文明的半衰期再一次於歷史的蛻變歷程中得到驗證。
三、從生計角度出發
馬斯洛提出了生命樣態,生命的滿足點有五個不同層級,如果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那麼,萬物亦知春暖花開,和合以成,生為萬物之靈的我們與其他生物區別度何在?差別在於萬物在於其本能驅使,用生物學角度而言應是荷爾蒙所造成的歷程,然而在人而言,其異於萬物在於一「理」字而已!何謂理?所謂理,另一種層面的意思是「心靈思考」的能力,植物有否思考能力仍是無法蓋棺論定,採用較為寬鬆的「非無即有」想法或許可以承認植物有所謂思考能力,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那也應該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基本本能;準此而言動物的思考能力,或許較諸植物更寬闊,但也不離「飢食渴飲」層面。唯有人類的思考是一種心靈反芻的重現,再更精準地說是一種道德判斷,這種道德判斷「發於心、出於口、成於文」讓語言文字成為內心道德世界的舞台,於是生命的價值就脫離了以「生存」為目標層級,而近畿於道德自我呈現,馬斯洛所謂「自我實現需求」勉強可以說是已然登堂,尚未入室,如果要入室那就要以孟子所謂「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理』之一字而已!」作為註腳。要從內在心靈出發,而非外在因素所致,應該是「誠於衷,形於外」的自我內心省思後的行為!
四、為生活加把勁
語文教育要落實在生活中才是活的語言,民國五六十年代「不說方言」的教育政策,如今滄海桑田,卻成了保護對象,本土語言乃至於新住民語言成了教育現場的課程,甚至大力提倡,這算是較為幸運的結果。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2009版世界瀕危語言地圖冊)將全世界語言分成六個等級:無危、脆弱、危險、重大危險、極度危險、滅絕。1而自1950年以來失去了所有使用者的語言,已有750種語言滅絕,如果依此速度,在本世紀末,將會有將近3000種語言消失。這些瀕危語言之所以消失,因為使用的族群減少,換言之,全球化的來臨,讓生活更便利,世界成為扁平的,統一的語言必然也是強勢語言,這是大家都需要面對的現象。
以我們現在的生活場域而言,中文是共同的語言,本土語(閩客原)以及逐漸擴大成型的新住民語,將會是臺灣未來語言的主流方向。從聯合國所做的分析來看,我們的語言除了部分原住民語可能是處在重大危險階段,閩客兩種語言大體上處於危險以上階段。因此,本土語教育適時地在學校進行,猶時未晚。畢竟,教育擘畫者對於本土語的保存與發揚已有目標,教育場域的教學行為已在進行,如能在生活的環境中再添入元素,讓語言的發展成為多元且自然的,那麼不管是哪一種母語,相信都能夠由危轉安,成為多元且自然的歷程,逐漸再次蓬勃發展。
五、語言的生態維持
作為全世界最大語言族群的中文而言,由於使用人口眾多,臺灣又得天獨厚地具有中文的語言能力,因此,中文在消極的狀態可謂是無危,積極而言甚至是未來世界語言的重要溝通橋梁,因為使用人口的眾多,其影響力自然也跟著增加,而閩客兩語又是臺灣目前最大兩種語言族群,且其源流乃是來自於中原與福建地區之地方語言,同樣具有其溝通的能力,如果在原住民語言的教育力量再增加,那麼,臺灣極有可能在語言教育的發展上居於樞紐地位,由於新住民人口的逐漸移入增加,臺灣可以成為語言轉銜的教育中心,就像新加坡因為地緣關係,所以新加坡在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粵語、閩語的交錯影響下形成所謂「新加坡式語言」,雖非正統的英語,但在與歐美國家溝通時並不因此受到很大影響,莊子云:「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尤其在現代教育強調多元文化時,讓教育的功用能夠發生助力,而非強調方法。臺灣早期的英語教育讓大部分的人能讀能寫,但在聽與說卻付之闕如。如今在面對變化萬千的世界,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語文教育,在變與不變中,教育政策的掌舵者需要有更大的宏觀視野,見天下如一,也要有更精巧的微觀焦點,才能見出肝膽楚越之異。
語言的目的在於溝通,讀與寫當然也是溝通的項目之一,但從比例與重要性而言,聽與說才是溝通的主要渠道。從兒童生長的態樣來看,還未入學的孩子即能聽能說,可見得聽與說才是語言教育的主流方向。目前臺灣的國小英語教育以聽說為主要課程內容,在進度上或許還無法立竿見影,但筆者於校園中看見孩子能與外師對談如流,相較於筆者已然學習英語數十年有餘,或許認識的單字,背的片語遠遠超過小學生,但在溝通的能力上卻遠遠不如,《戰國策》所謂「南轅北轍」正是筆者在學習外語的困境。故而,語文教育只有在沉浸式生態學習環境中,才能讓教育的目標容易達成,學習外語如是,學習本土語言亦復如是。
六、結語
當我們在面對古人所流傳下來詩詞歌賦吟誦讚嘆不已時,可知這些語言文字在當時可能只是眾多流行語彙之一,需經過時間淬鍊後流傳成為經典語言文字,臺灣有幸在此歷史流轉間獲得這些經典語彙。筆者要強調的是:語文是本能之發揮,教育是人為之發展,兩者之間並無直接關聯,但若能相輔相成,自然能夠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
|
教室情境佈置有助於學習效果 |
熱情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能專注投入學習歷程 |
|
|
搭配慶典節日進行學習單活動,讓教學深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
不同語言間的轉換練習,讓孩子的學習更加多元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