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妮蓓 新竹市港南國小附幼教師

 

《摘要》

幼兒園生活是孩子與外界接觸的初次經驗,透過遊戲的趣味性與有計畫的課程安排,培養孩子熱愛學習、享受團體生活的特質,也見證了年紀小的孩子還是可以學習與成長。

 

  多數人都會好奇,幼兒園的孩子年紀這麼小,讀幼兒園真的可以學到東西嗎?幼兒園不就是吃點心和玩遊戲,照顧安全就好了嗎?時至當今,對於孩子就讀幼兒園的概念,仍有人停留在照顧保育的印象。事實上,當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象徵著孩子長大了,得練習有一段時間需離開家庭與主要照顧者,逐漸走向獨立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猶如一塊海綿,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環境給予他什麼樣的學習資源,他就會透過模仿、複製逐漸地吸收所看所聞,因此,對孩子而言,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相當重要;對父母而言,讓孩子在一個優質充滿愛的幼兒園成長學習,更是父母親所期望的。

  依據社會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研究指出,每個人在生命的歷程都有屬於該階段的發展任務,幼兒園的孩子年齡介於2-6歲,其發展任務涵蓋了為「獨立自主」與「主動探索」兩大面向,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年齡的孩子面對事情大多喜歡自己來,也對外界充滿好奇心,喜歡透過感官來探索這個世界。當孩子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或許是有同儕的示範與老師的引導,孩子的表現會變得獨立許多,會願意嘗試自己來不假手他人。因此,孩子在幼兒園這個團體中所學習的經驗,深深影響著他的日常生活表現。身為幼兒園的老師經常可以聽到父母跟我們分享,孩子上了幼兒園後頓時長大、懂事許多,彷彿幼兒園有股神奇的力量。

 

  「老師,自從小宇上了幼兒園之後,現在在家裡很喜歡幫忙做家事,吃完飯會幫忙擦桌子,也會幫忙晾衣服。」

  在幼兒園,我們依著孩子的發展特質,透過適切的課程與結構化的時間安排,讓孩子熟悉規律的團體生活與作息,讓孩子在團體中逐漸成熟懂事。就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生活態度而言,我分享以下四個日常的互動方式,以引導孩子完成就讀幼兒園的學習任務。

一、 鼓勵孩子自己完成任務

  舉凡與孩子自身相關的任務,都要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從基本的進食、如廁、梳洗與穿衣,幼兒園教保人員要有耐心,容許孩子嘗試錯誤,並提供練習的時間。不論成功與否,都要並給予孩子「願意」自己動手做的肯定。

二、 提供機會讓孩子口語表達與分享的機會

  在孩子每天入園後,我們會安排小活動「報告日期小老師」,當作一天活動的開始。在港南附幼,這是孩子期待的日常活動,孩子在此時上台面對同學說說話,帶著同學認識日期與天氣。在一周的第一天,我們會安排「假日分享」,引導孩子分享與家人的假日生活。孩子在傾聽與表達的互動過程中,學習當一位好聽眾、好講者。

三、 在團體中安排可以團體合作的任務

  在幼兒園,孩子能與同儕互動學習、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是非常重要學習。我們有「一起當值日生」的制度,凡是當天擔任值日生的孩子們,都要為大家服務,附物的項目有提水桶、擰抹布、擦桌子,讓孩子在日常生活就有機會與他人合作,並讓他們覺得為他人服務,是件榮耀的事情。

四、 以開放包容的態度理解孩子的情緒

  老師的情緒表現及對待孩子的方式,會潛移默化在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面對壓力與處理挫折的方式。當師長能包容理解孩子負面的情緒,給予支持陪伴,就會大大提升孩子們的安全感,孩子也能藉此學習到正向的情緒表達方式,從中學習自我情緒調節的技巧。

  因為社會型態的轉變,當今的家庭結構讓孩子學習社交能力的機會相對減少。草莓族、水蜜桃族到現在的玻璃心,都提醒著我們時代變遷下,孩子們多數出現的特質,所以,如何培養出一位自信自主的孩子更顯得重要。而幼兒園是孩子們初次學習社交技巧的場域,如何提升孩子社交能力,培養良好的互動技巧,是幼兒園第一線教師可以思考的重點。在港南附幼,培養具有獨立自主、熱愛學習、關懷友善及團隊合作的孩子,一直是我們自我期許的目標。

~ 孩子開始和家庭外的成員產生互動,在團體中和同儕一起遊戲、互動,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

~ 「學習區時間」是我們的最愛,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小鳥翻翻牌和疊疊樂。~

~ 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是第一步,開始學會照顧自己,自己吃飯、喝水、如廁和盥洗都可以自己來 ~

~ 孩子們總是充滿期待能擔任小老師報告日期、點點名和上台和同學分享假日生活。~

~ 把抹布擰乾,使用曬衣夾把抹布掛起來,這是值日生的工作呦! ~

~ 看看我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我的心情嗎?是開心、難過還是興奮呢? ~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