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淑鈴 建華國中教師
《摘要》
面對氣候變遷全國暖化?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筆者楊天豪YANG TIEN-HAO是一位景觀設計師,同時也是一位設計旅行作家,東海景觀系學士、成大建築系碩士。放棄公費留美之後,再次揹起行囊,投身世界行腳,選擇以126天走訪亞歐10國的永續壯遊,邀你一同身歷其境,一起綠色流浪。
- 書籍ISBN:978-986-443-028-4
- 作者:楊天豪
- 出版: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西元2015年9月15日
|
|
本書為作者楊天豪,再次背起背包,踏上他的第二次綠色流浪。他行旅至極端的氣候的世界各角落,以背包客的精神,雙腳行旅至亞歐十國,見證不同國度的綠色永續設計。
第一篇以「亞歐十國的永續設計種子」為開端,從阿拉伯杜拜The Change Initiarive購物中心的設計開始述說,此建築曾是獲世界LEED得分最高的商業綠色建築購物中心,再行到荷蘭、丹麥、瑞典、芬蘭、英國的永續生態經典社區踏查,以及行至法國巴黎的隱匿旅館,分享在旅行中所體驗過的永續設計之人、事、物。
第二篇以「傳統建築智慧見永續的概念」為題,介紹了中東、蘇格蘭高地、地中海的傳統建築智慧。以杜拜的炎熱又乾燥的沙漠氣候、蘇格蘭高地的綿延起伏草原地形以及乾燥的地中海氣候下的西班牙巴塞隆納之建築為例,同時分享北歐廚房的直覺哲學與空間美學。世界各地的傳統建築,都有其對應當地氣候條件的方法,這些千百年來與環境共處的方法,往往是值得現代人重新思考利用的永續發展策略。
第三篇「城市公共建設的永續思維」,介紹荷蘭、冰島、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公共建築設計,分享各國如何運用綠色永續的思維來建造人類的居所。如荷蘭鹿特丹的都市滯洪廣場設計,因為隨著氣候變遷導致全球雨量分布不均,使得全球各主要城市的暴雨量機率大增,人們很難再用過去的思維來設計未來城市的公共排水系統,「分區滯洪」就成為公共建設的一種思維。這樣的概念在公園綠地可以輕易實現,兼顧滯洪效果與視覺美學的景觀設計。
|
「設計師的綠色流浪」的足跡地圖 |
第四篇「換個角度思考都市更新」,以英國與西班牙的都更專案,來看待環境設計綠化永續。如英國的利物浦港口,因為隨著世界航運的發展,已經無法容納新的船隻,港灣淤積無法承載大船隻,都市改造之後,集合文創、觀光、休閒的綜合開發計畫,以城市本身的故事為基礎,帶動一個新的觀光引擎。
第五篇以「亞歐10國的低碳公共交通設施」為題,交通設施通常伴隨著大量的環境污染,分享以低碳公共交通設施與綠化節能的概念為發展的智慧單車之各國實際作為,低碳公共交通設施是一個新的國際思維,作者最後附上旅行地圖,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跟隨著作者的行旅足跡,來一趟綠色流浪之旅。
本書作者楊天豪,透過具體的實踐與理念的分享,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時代,為永續環境貢獻心力。閱讀本書後,相信更堅定你我為永續環境盡力的一份心,作者從各國實踐的案例分享來感動人心,是否你跟我一樣,都想成一顆為永續環境努力的未來種子呢?
|
|
新竹女中曾昭銘老師在課程中以校園景觀規劃建築模型設計,讓學生探究校園空間規劃與環境永續之關係 / 學生周諺妤作品 |
台灣各城市已重視文化資產的保留與空間活化,讓建築說故事 / 此為傳統與現代並存的嘉義美術館內部展覽空間 |
|
|
緩解氣候變遷、保護環境的永續性是國際趨勢,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的17項核心目標帶動下,期能讓我們的後代能享有同樣的生活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