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萱儒 西門國小教師

《摘要》

111年教育部開始推動的「班班有網路 生生用平板」政策,期待學生能將科技載具作為學習工具,讓學習更有成效,成為終身學習者,有效面對未來的高科技AI世代。

 

 

  • 書籍ISBN:978-626-305-281-9
  • 作者:佐藤學
  • 出版: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西元2022年8月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在111年11月25日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到:政府將自111年起投入經費117億元,連續4年總預算達200億元,針對全國中小學1年級至12年級全面推動數位學習精進計畫,達成「班班有網路 生生用平板」。⋯⋯期待透過「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達成「教材更生動」、「書包更輕便」、「教學更多元」、「學習更有效」、「城鄉更均衡」五大目標。1

  AI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物聯網與大數據,在現今工業4.0時代中,這些技術深入人類生活已是進行式。在教育方面,學者也提出教育4.0的概念,期待在制度、教學環境、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等方面進行改變,朝向更具科技化、智慧化和數位化的教育,以利個體更有效地學習。

  佐藤學教授任教於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長期關注日本和東亞國家教育,是日本教育的大師。不僅理論基礎雄厚,在實務方面,因每周固定參訪兩、三所中小學,深入教育現場,常能切中時弊的提出精闢的見解。佐藤學教授從工業4.0作為核心,以新冠肺炎大流行及ICT教育(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為前提,出版《學習的革命2.0:AI與疫情如何改變教育的未來》一書,不論是關注、設計或使用科技教學的教育夥伴,均可作為借鏡,從中參考而獲得啟發。

  本書以日本在2018年開設的「『未來教室』與EdTech研究會」作為探討主軸,此政策期望活用網路資訊技術和數位設備,培養學生因應未來社會的能力。其中「未來教室」中所強調的「一人一機」GIGA School構想,與臺灣目前推動的「生生用平板」政策相當類似。

  佐藤學教授認為有效的ICT教育使用方法,應符合兩大前提:

1. 應將電腦或平板視為工具,必須先理解其有效性,審慎決定在什麼樣的情境中活用這個工具,電腦或平板的作用並不是要取代教師的角色。

2. 因為電腦或平板是工具,必須重視「介面透明」的重要性。也就是應該讓工具本身變得透明,能夠在無意識之下也能更自然使用(就如同使用鉛筆、原子筆那麼簡單),而非「為用而用」。

  書中也提及,以工業4.0為基礎,再加上疫情期間與後疫情時代,對於教與學帶來的變化,全球學者對於現今所需的學習核心,不外乎扣緊三大關鍵字:「創造力(creativity)」、「探究(inquiry)」與「協同(collaboration)」。

  有鑑於此,臺灣在推動「生生用平板」的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時,提供「四學」的架構,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科技載具學習的依準,包含「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教師導學」。強調先學後教,讓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歷程,並透過與同儕實作、討論、溝通與分享,共同釐清與解決知識難點,最後再由教師進行聚焦或澄清學習重點與概念。

  筆者於111學年度擔任校內數位學習精進計畫種子教師,於教學現場實際運用「四學」的學習歷程,引導孩子們運用平板與線上資源進行學習。現今孩子們的數位學習能力遠超乎我們想像,不論接觸什麼樣的科技媒材,都可以很快上手。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看著五花八門的線上軟體、進修研習時講師介紹各種絢爛的操作手法,也讓我也不斷反思:對於孩子而言,哪些科技輔助才是真正必要的?過多的科技輔助,會不會讓教與學偏離重點?

  透過閱讀佐藤學教授《學習的革命2.0》,讓筆者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狀態,「科技教與學」並非仰賴數位科技,單純將原本的學習內容轉為科技載具呈現。而是需回歸到「將科技視作工具」,運用科技引領學生看到不同的學習層面。而在教學中,雖看似都是學生在進行操作和學習,但更考驗教師教學前的準備功夫。在備課過程中,能依據課程的必要性,審慎選擇科技輔助媒材以及使用契機,才有辦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得快樂、學得更有效率。

學生各自查找符合文本主旨的新聞內容,並進行初步整理。 小組成員進行分享,討論出最符合主旨的一則新聞,並依照教師提供的架構進行整理。
每個小組推派成員上台發表,分享組內共同整理的資訊。 教師進行統整,重申並釐清學習重點。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