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一個城市文化代表,從建築可以看見一個城市的進步與否,許多人喜愛到歐洲各大小城鎮旅行,漫步在城市巷弄裡享受歷史的洗禮,感受古老建築的優雅與舒適,而學校建築也是城市美學的一環。從遙遠的英、法、德、美國等學校,近而到日本、香港、中國大陸,每個國家對於學校建築的認知差異甚大,有的重視學校內部空間的運用,有的重視學校機能的使用,也有的重視學校與社區的關係,在在顯示每個地方對於學校所提供空間的意涵都有不同的考量。 |
楔子
知名的建築師伊東豐雄曾說:「二十世紀的建築是作為獨立的機能體存在的,就像一部機器,它幾乎與自然脫離,獨立發揮著功能,而不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人、建築都需要與自然環境建立一種連續性,不僅是節能的,還是生態的,能與社會相協調的。」(引自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伊東豐雄),從前我們認為建築主要以功能性為主,較少關注於建築物是因為人們需要而存在,是具有節奏與美感,是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建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連結。
新校園運動的開啟
民國60、70年代學生數激增而造成校舍不足,因應當時需求許多學校都有新建築物加蓋在老建築物上的現象,而形成我們所知的「老背少」問題。後續因921地震所造成的影響,教育部開始推動老舊教室改建計畫,對於學校的建築安全要求更高,學校空間美學也相對受到重視。921地震後中部許多學校重建,在這過程中包含民間組織、公益團體參與,以及學校社區自發性的共同討論,發起「新校園運動」,發揮學校建築功能、結合歷史意涵,更重要是讓空間美感與自然環境的相互輝映。
民國90年代人口結構改變,因少子化問題產生閒置教室,教育部為餘裕教室找出另一種價值,推動「活化校園」、「特色學校」等計畫,近年推出「環境美學再造」計畫,更是透過學校課程學習而將空間轉化成為另一種學習空間,我們看見孩子在學校特色空間裡進行多元的探索與學習,而學校透過課程參與式的討論,使學校在空間美學概念轉化成學習的教材。
湯志民教授(2006) 於「學校建築與規劃:台灣未來十年的新方向」研究中指出台灣的學校建築在光復和實施九年國教之後倍增,以前學校建築興建無整體規劃觀念,造成校園建築功能不彰,甚至潛藏許多危險性。從學校增設、新建、改建、重建案大量增加,可知台灣學校建築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轉型,老舊教室規劃和使用後功能不彰的校舍,搭上這波新環境整體規劃效能提升為成敗的關鍵。」
學校是孩子的知識遊樂地
近年開始思考如何使學校的建築成為「以孩子為主的學習園地」,民國78年宜蘭縣大力推動「無圍牆校園」,運用在地材料建造「宜蘭厝」,邀請在地建築師返鄉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改造宜蘭建築風貌。所以宜蘭是台灣第一個縣市以長年性、有計畫、整體的實施校園規劃與更新。民國84年台北市中小學開始有計畫建置校園無障礙環境。目前新北市(台北縣)也在民國88年率先規劃班群式開放小學如菁桐國小、湖山國小等,提供許多縣市前往取經。而高雄市、嘉義縣也開始注重校園空間美學的概念規劃學校,另有許多縣市打開學校的圍牆與社區親近,造成另一種校園的風格。民國89年因九二一地震,中部許多學校倒塌重建,因此教育部推展「新校園運動」。
新校園運動2.0
新竹市林智堅市長於106年2月28日校長會議中宣布全力推動以孩子為主的新校園運動,主要包括老舊教室改建、新建關埔國小,及華德福實驗學校。期盼建造兒童幸福城市時,希望透過新校園運動使校園重建或改建中能夠重視兒童學習環境的安全,校園可以成為「兒童的知識遊樂地」。也透過建築改變促使師生瞭解運用空間美學。
新校園運動的目的以創造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從中學習,使教育成為共好的場域,營造時時可學習、處處有美學、校校有特色。因建築空間的規劃、設計、建造到使用過程,都視為課程與教學的一部份,是教師發展課程素材,也是孩子學習課程內容,是強調一種參與式的建築精神,讓學校師生參與成為教育的一部份,此外新校園運動式打造一校一特色的建築美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空間設計,社區和師生共同參與校園理念。
因此為因應新校園運動,在105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前夕,新竹市政府與教育處辦理「創藝校園動手做」工作坊,邀請全市參與老舊教室改建的學校一同加入工作坊,由日本赤松佳珠子建築師及小島一浩建築師帶領,從日本學校建築美學的觀點以及如何使用學校空間,他們一致強調學校本身就是一個有機體,提供給予空間使用者所需要的素材,因此陽光、空氣、溫度、風向、水…等等自然元素都是在一所學校所必要的。此外學校建築裡發生的事情如何被實踐,空間使用手冊等等,就如同「建築不是一個物件的設計、每個區域有光、空氣、溫度、聲音的不同,校園裡有沒有多樣性?校園裡外可進行的活動才是學校設計最重要的?上課下課所使用的空間才是好的空間!」這些所探討的校園空間設計都是必須跨界的討論與細瑣思考。赤松建築師特別說到學校空間設計原則:
Class can be anywhere |
所有空間都是教室,走廊空間也可以有白板、家具、隨處可以學習 |
Infer-connected space |
可以讓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 |
Classroom = square box? |
教室不一定是方正的 |
Inside / outside |
內部外部的空間連結 |
How to be create more flexibility |
如何有更多的彈性空間 |
黑的空間 |
只能單一機能,整齊排列,走廊只能行走? |
白的空間 |
多樣性,可以休息、可以討論、可以工作 |
在學校工作團隊與建築師相遇後,學校給予的回饋,認為:「透過大師講座對建築改建有一些想法與想像,跨界對話--概念--畫出平面圖、立體圖,給予學校的團隊們較有清楚的概念」(民富),而龍山團隊:「藉由工作坊的學習與討論,重新思考學校是家的定義,甚至教室座落-學群、年段、使用材質…,以及教師討論室: 創造更多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同時兼顧內外的連結..」,而香中的團隊更是談到:「我們可以發想-抽象-具體-,從建築物座落的位置,即使空間空氣的流動、光線、風向、綠能,回到學校本位的思考,甚至和學校老師、社區開始對話與相互理解..」,育賢團隊這麼說:「原來許多想法困難都可以透過討論、專家給予最佳的答案,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基於此,在工作坊結束後我們期望在有更多時間,更多的經費挹注,在校園老舊教室改建同時,需要整體性、長期性、永續性的規劃外,更需要足夠時間能夠師生共同參與討論,以避免造成前後期的校舍規劃及銜接的不一致,反造成整建後的使用上的困擾,施工噪音、灰塵、空污影響外,也希望更好跨界對話,將不同的觀點帶入,使空間美學及師生參與式共同討論帶入新的校園,使工程不再只是工程,而是學校課程的一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