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璧淇 新竹市竹蓮國小幼兒園教師

Reinhild Brass,Hörwege entdecken : Musikunterricht als Audiopädie

摘要

  「聽覺」是人類訊息連結的基礎,更是幼兒學習行為的先決條件。本書透過有效策略喚起兒童聆聽的樂趣、喜悅,進而鍛鍊和運用自己的聽力。

  本書作者Brass認為每位音樂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先成為聽覺教育工作者;他鼓舞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聽覺鍛練,並經由在課堂上使用書中所指引探索聽覺的方法,進而自行發展出更多嶄新的音樂教學法。

  • 書籍ISBN:9789869666701
  • 作者:Reinhild Brass
  • 譯者:車迅
  • 出版社:宇宙織錦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5/12

  德國Wattenscheid自由華德福學校的共同創辦人-資深音樂教育家與特殊教育音樂治療家Reinhild Brass,在自由華德福學校中把音樂課程的重點放在多元的聽覺訓練。在超過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Brass發展出獨特的聽覺教育 (Audiopädie)方法論與教學法:聽覺教育是一種學習傾聽的藝術,學習如何激發、加深與強化聽覺意識。書中描述如何藉由探索得以發現聽覺途徑,並對一年級到八年級的音樂課程內容與形式提供實踐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關注在身體律動、即興演奏,並以各式各樣自製發聲器材作為練習或演唱。作者建構出一種從練習開展而來的教學方式,進而引導教學者在聽覺美感教學上進行深沉的反思。

  聽覺能力的訓練是建立幼兒生活美感的重要管道,但卻容易被成人所忽略。因此藉由傾聽,開啟認識自我與世界的途徑,發展幼兒聽覺美感能力是很重要的。身為老師的我們,更該細心傾聽幼兒的心聲,以全面理解幼兒。如同華德福教育人智學提及內在感官的分類中,將一般認知的五官分成—眼(視)、耳(聽)、鼻(嗅)、舌(味)、身(觸),其中特別將聽覺晉升到「高階感官」,因為聽覺是一切訊息連接的基礎,並且是每一種學習行為的先決條件。因此,如何有效喚起孩子傾聽的樂趣與喜悅,進而運用自己的聽力,這些都是需要持續鍛鍊的終身功課。Brass提倡聽覺能力不只是聽力檢測,或者是音樂性的問題,它是人類生命經驗中與事物連接的橋樑,也是生命美感的原型,更是值得終身開發的感官能力。

  七歲以前的幼兒,對於環境中提供的聲光刺激會大部分的吸收,然而過度的電子產品刺激容易造成幼兒身心發展及專注力不集中等不良影響,因此,學齡前幼兒所處的聽覺環境是極需要受到保護,並給予幼兒真實與穩定情緒的聲音品質。孩子準備進入國小階段,接受任何音樂的教與學之前,「傾聽」的鍛鍊應該要優先出現,當幼兒全心投入傾聽時,內心是處於開放沒有防備的狀態中,如何創造一個信任的環境,引發孩子聆聽內在的聲音,進而能安心創作出前所未有的音樂,不但是樂音教學的重點,更是聽覺美感建立的圭臬。

  文中建議教師們可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源、提供孩子各種機會,讓他們的身體動起來,進而體驗各種自然的聲音與生活中的雜訊與音樂聲響。以本文為例,竹蓮國小附設幼兒園老師試著讓孩子們使用基本樂器,探索音樂的原型、認識基本的節拍與節奏,進而探索不同的音樂感受體驗並運用身體表達。期望孩子可以逐漸透過音樂的聲音,感受樂曲中一個個空隙背後的空間品質。在自由演奏的過程中,呈現孩子自己的獨創美感。

  在教學環境布置上,我們運用本書作者的觀念與實際操作,特別設立了音樂學習角,引導幼兒以身體動作呈現聆聽能力、以眼神促使幼兒專注聆聽,從幼兒自我的創作中累積聲音的經驗,在空間移動中練習持續專注於聲音與傳遞聲音。我們藉由樂音啟發幼兒的學習動機,誘發其自學力,透過音樂活動趣味性的引導,以及同儕中的討論合作,進而激發出幼兒學習的熱情與主動參與,以發展出不同『聽』的感受,實現創作展現與聽覺美感的呈現。

運用樂器(烏克麗麗),讓孩子集中注意力,透過有節律的練習建立聽覺美感 以身體動作來呈現自己聆聽音樂的變化性
在學習角中,自由組合排列出喜歡的節拍節奏 設置音樂角,讓孩子可以自己聆聽與創作展現音樂美學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