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田又方 新竹市陽光國小主任

校園的一草一木都是生活博物館
期盼整座城市都是市民的美術館

  新竹舊名「竹塹」,這個小而美的城市,建城三百年來,先人點滴、經營積累,在竹塹城的土地上留下許多先人的智慧與足跡。推動「城市美學」是新竹市政府推動市政重大建設所堅持的理念,為打造一座具備美感、秩序以及線條互相交織的城市空間,近年來,新竹市政府已投注相當資源與人力,且有初步的成果。讓人們行走在城市有種閒適的心情,體現城市的美,不光是表現在硬體的建築與造型,還有「城市之森」的綠意和光影,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人們必須藉著對城市美的感受,增進彼此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此外,近年城市美學議題與新竹市校園景觀改造計畫也逐漸醞釀及落實,新竹市教育處於自2017年以來持續推動「新校園運動」,導入專業建築設計人才,改善校園硬體環境,構築各校特色及建築美學、美化舊校舍空間,2018年擬將此精神滲透到校園空間美學規畫之中,將美感教育的種子擴及到學校周邊的社區,如此將美的觸角由城市延伸到校園之中。延續「新校園運動」精神,透過新的教育型態,邀請新竹市學校校長、師生及建築專業師生為主要參與對象,多次透過國際論壇及工作坊等活動,呼應新竹環境課題進行提案操作,為新竹校園空間「微整型」提供資源及思考方向。讓校園美感處處驚豔,還可以述說屬於自己的故事,以期將校園打造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知識遊樂地」,使師生在整體學習環境改善後,學校教育風氣更為開放自由,且蘊含創造力及美學動能;而除了「新校園運動」計畫,新竹市政府也透過古蹟及歷史建物的修復、維護與活化,將城市的豐厚文化歷史淬煉出來。

一、校園和城市環境成為學童絕佳的學習場域

  教育部近年來陸續透過美感教育計畫,喚醒美感需求成為國人的生活習慣。逐步透過教師及學校的主動參與,建立「感受」與「實踐」的教育行動,讓學生能建立自我價值認同的美感能力。落實活化校園空間及學校建築美學。教育部認為美感教育的推動與師資培育有密切關聯,教師是實踐課程理念與內涵的行動者,唯有兼具教育熱情與專業能力的教師,方能引領著孩子,透過豐富多元的學習歷程,實施美感教育的老師必須是美的鑑賞家,如此才有可能將這樣的鑑賞能力傳授給學生,持續的探究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內涵,致力於藝術教學與美感教育等教學策略的精進與研發,深耕藝術教育的活化與深化。

  依據新竹市精進教學品質整體發展藍圖,城市教育願景:「打造知識遊樂地,實踐跨界創新、學用合一」。我們團藝術領域輔導團近年來積極深耕,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105至109學年度之中長程計劃執行,本團社群經營已建立良好的互動網絡與夥伴關係,我們在現有的基礎下,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及素養導向融入教學,110學年度國小三年級藝術領域也將邁入新課綱的實踐,新竹市藝術領域輔導團將帶領及陪伴新竹市的老師們成立跨校跨域社群,結合在地資源融入藝術課程的實務工作坊。讓老師們更有效的教,學生的學習更有效。探究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內涵,增進藝術教學與美感教育研發,致力於本市藝術教育的活化與推展。

  有鑑於此,新竹市藝術領域輔導團積極耕耘,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探究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內涵,增進藝術教學與美感教育研發,致力於藝術教育的活化與推展。同時也有意識地尋求更多元的教學資源,走出校園,試圖與新竹市文化局和策展單位結盟,並與城市中的藝文場館連結,輔導團期許作為學校與館舍之間的橋樑,帶領學生到館舍「移地教學」,讓美術館成為教室;也舉辦各類型教師增能研習營,由教師群共同將場館展覽內容延伸開發為教學課程,從2015年起便嘗試策劃「風城新竹美感小旅行」,帶領學生步行新竹舊城區的影像博物館、新竹市美術館、李澤藩美術館、241藝文空間等藝文館所,沿途也能教導歷史建物、環境生態、主題特展等跨領域內容,或跨領域合作,充分整合並運用新竹城市的文化景觀資源,培養學生多元知能。

  當走進新竹市這個所謂的文化科技城,不妨讓我們走出虛擬的世界,一同感受在地文化之美。透過在地化藝術課程,以「教室翻轉教學」為理念,培養教學核心的關鍵能力,藉以深化學生對本市藝術特色課程的了解。為活化創造力教學、紮根美感教育,有系統的建置起國小教師們在藝術人文等相關領域的教學資源環境,結合本市藝文館所資源,拓展校外藝術學習五條通,研發館校合作以發展在地的藝文課程,將由跨校結盟的輔導團員研發在地藝文課程,分享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共同研發教材提供學習熱點。

二、美學教育從學校教育延伸至社會藝術教育

  藝術領域不同專長教師一起合作一直是藝術教育界共同的願望和期待,透過專案計畫,讓由藝術家及藝術團體有機會走進校園,實驗性的與學校老師合作,希望在藝術領域打開實驗的窗口與課程永續經營的可能性。讓藝術不再只是創作成果的展現,而是一種生活實踐與課程美學。

  然而,藝術教育的統整與開展因著藝術家與學校教師的攜手合作,讓課程有機會重新思考,希望藉此機會與各位藝文好友分享,駐校藝術家如何與學校不同領域教師共同教學研究與協同教學,開展藝文領域的課程模式。

多年前輔導團曾引薦光環舞集進駐校園與展演,當藝術家透過工作坊帶動校園藝文氣息。職人藝術家校園講座,創造團隊課程討論的機制,在校園展開永不停止的對話。

  表演後師生間的討論,圍繞著舞者的神情、動作,到舞者那內心有什麼是深深影響著他們,促使他們在我們的面前,能如此堅定且認真地舞動自己的身體。我們跟孩子開始討論舞者的特質,也慢慢拉回來想想自己的特質。試問問孩子有沒有什麼,也是放在心裡的,而那個東西影響著孩子自己生活的腳步和態度,孩子雖然似懂非懂,就像還無法掌握自己的四肢軀體在嬰兒油上的活動一樣,也無法那麼容易探索自己的內心,然而這卻是孩子瞭解自己的開始,我們也會陪伴著孩子一起,因為我們深深明白這也是孩子心中那很重要的一道光吧!

一、美感課程與教學之館舍合作:資源整合,搭起館校合作橋樑

  新竹市藝術輔導團這幾年實踐美感教育方式,透過在地性或地方特色的博物館、美術館或基金會等社會資源,讓新竹市美術館與學校建構合作管道,一是利用校外教學至館方進行美感體驗式教學,展場主軸設計以溝通互動方式,延伸日常生活觀察,同時也引進「行動美術館」的概念,建立學校藝術老師與民間團體合作的平台,將藝術主題展覽之專業導覽志工直接引進校園作課程協同之鑑賞教學活動,拓展孩子的藝術視野,引領孩子主動走進社區美術館欣賞藝術。激發孩子對新竹藝術館舍的想像與參訪興趣,促進新竹市藝文發展,成就新竹市成為一個美感城市。在市民心中建立一個整座城市都是市民的美術館的概念。

二、課程與教學:培力美感教學師資,發展藝術課程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可藉由新竹市國教輔導團,發掘各地方特色,如探索美麗的校園,發現城市的美力(由一棵老樹、一條河、一個老房子或一個城門開始~述說當地的故事),再透過「社群經營」,讓有興趣推動藝文的老師,以實作工作坊的方式,將資源轉化為可實施的課程,建構藝教於樂的教學模組,共同研擬可行的教學策略,於此,發展屬於在地的藝術文化的美感課程。各校藝術種子老師再將課程方案引進學校,融入藝術教學之中。希望推動更多元的教學方法、開展更豐富多元的課程。

移地教學,新竹市陽光國小校外美感學習 新竹市建華國中師生參訪241藝文空間
美感課程與教學之館舍合作說明 透過體驗式參訪引發想像與討論,產生美學新思維
色票牆以抽籤的形式,讓觀者生活經驗與美術館互動連結 以議題式當代藝術策展,241藝文空間主題展之一「像藝術家思考」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