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庭瑜 光華國中教師
《摘要》
擁有科學探究的能力,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陌生情境時,透過理性思考、分析推斷、沿著脈絡找到方向。本書《教出科學探究力》是在教育現場經過重重歷練的小P老師無私分享,小P老師帶著我們細心地觀察、條理式分析,佐以許多科學家的名言及趣事,就像是一杯精心烹煮的美味佳餚,經過細細咀嚼品嚐後,能夠提升應用在教育現場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力。
- 書籍ISBN:9786263050655
- 作者:鄭志鵬(小P老師)
- 出版:親子天下
- 出版日期:西元2021年8月4日
|
|
什麼是科學探究?
常常有人會覺得做實驗就是科學探究,但是,實驗並不等於科學探究,實驗只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技術之一,以科學的方法和思維去釐清未知才是科學探究。
為什麼要教科學探究?「直覺的探究」與「科學的探究」
其實人類的本性就是會透過「察覺差異,提出問題」、「根據理論,連結現象」、「提出假設,進行驗證」等過程不斷探索未知的事物,既然這些能力是我們原本就會的,為什麼需要教學生學探究呢?因為我們雖然很習慣對於意料外的事情展開探索,但多以直覺來進行思考及解決問題,例如月食現象,古人稱天狗食月,經過觀察及嘗試發現利用敲鑼打鼓就能趕走天狗迎回月亮,此種直覺的探究未能發現真正的現象。因此,經過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才能慢慢熟練科學探究的歷程並運用在生活之中。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科學探究的素養,來幫助自己在面對生活中種種不熟悉現象時,能運用一套思考和研究的方式來做判斷,幫助我們更加注意到生活中的不尋常,便能對許多直覺、缺乏事實支持的歸因有更高的警覺。
怎麼教科學探究?
一、 |
觀察為科學之母:眼睛觀察現象。觀察不只是看,而是在看的過程重點中產生疑問,開始思考,進而可能會對現象進行系統化的紀錄,再將異同處進行分類比較,從中發現規律性或因果性。
|
二、 |
引導問題發展:在觀察及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好奇心,引導學生提問,學生提問後有時還需要一些師生間的對話,才能讓真正的問題呈現出來。另外,要正視學生的提問,學生可能因害羞而嬉鬧式的提出看似脫序的問題,但,這可能正好是個值得探究的好問題。
|
三、 |
設定探究教學目標:在進行探究式課程前,教師需要先思考在這堂課程中,想要學生學習到哪些探究能力以及該如何透過教學將能力傳遞給學生。例如:學會解析圖表的探究能力,可以從作圖的過程挑選橫軸與縱軸作為練習。
|
四、 |
良好的探究教學設計:安排適當的情境,引導學生經歷從迷惑到獲得答案,再運用答案去解決更多問題的過程。可以將探究課程分為三階段:透過觀察找因果,透過因果推導理論並試圖加以驗證,透過理論加以應用,讓學生重複思考而精熟理論、運用自如。
|
五、 |
教學者的心態:別急著給答案、避免過度的指導、多給予探索的機會,教學者無須全知全能,引導、陪伴與支持學生的科學探究歷程才是關鍵。
|
探究教學也是個探究的歷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透過觀察學生的反應、分析學生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再不斷地面對不同的情境去反思及回饋,學生提升探究力的同時,老師也提升探究教學的能力。
本書從何謂探究?為什麼要教探究?如何教探究?一步步踏實地紮根、悉心灌溉,讓教育現場的工作者,能夠飽含養分並開枝散葉,建立自己的探究網絡,在課堂間運用自如。
|
|
透過問答,引導學生在課程中先整理思考脈絡,再進行操作 |
操作過程中,要細心地觀察,每一個現象都是關鍵、都有機會開創探究的主題 |
|
|
操作過程中,人人都要操作、人人都要觀察,大家一起成長 |
操作過程中,人人都要操作、人人都要觀察,大家一起成長
觀察並詳實記錄後,開始討論分析結果,找出因果關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