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踏入校護的路上,有姊妹群組的強力後援,按照學校既有的常規步調,以及照護學生的標準作業步驟執行,這過程走的還不至於盲目摸索,然而,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規律工作,累積幾年下來的工作經驗和觀察學校生態中,明顯察覺到這擋也檔不住的兒童疾病潮流—近視!
兒童視力是健康促進的實行面向其中之一,由於近視率的崛起,面對這一波刻不容緩的課題,不是喊口號或只是學校端的責任了。放學後呢?密集的安親班、才藝班、課業補習加強班,還有再怎麼寫也寫不完的作業評量測驗卷,升學主義的風氣下,如此長時間的用眼過度,不近視怎麼可能呢?
從官方相關調查中:「小一近視盛行率由75年的3%,爬升至99年的17.9%」。現在109年,我服務的學校裡,小一的近視率在這2-3年竟然到了30-40%!從平常對孩子的衛教宣導中發現,年紀越小近視,越容易高度近視(度數>500度),平均每年近視度數會增加75~100度,而高度近視有10%會導致失明。兒童的近視問題,是不容再忽視的大隱憂!
學校擔任的教學角色除了嚴格落實用眼習慣,遵守上課40分鐘,下課10分鐘,下課淨空教室;積極聯繫家長讓孩子定期接受眼科複檢外,對於無近視學童的部分,竭盡可能的強化孩子的健康典範,藉由公開頒獎表揚、給文具宣導品……等,都是希望孩子們能養成並維持健康生活習慣。
健康中心每學期期初的例行常規生長發育檢查(身高體重及視力),可預期的,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近視及配鏡的比率如同跳級的倍數成長,身為第一線的檢測者,早已被這波趨勢大大的衝擊!
縱使我們知道愛護眼睛是老生常談,戶外活動是預防近視發生、延緩度數加深的一個保護因素。然而,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僅有4分之1的小朋友幾乎天天有戶外活動,5分之1的小朋友每個月戶外活動少於4次,且隨著年紀增長戶外活動頻率亦隨之下降。近視兒童假日平均每天「看電視及打電腦、上網或打電動」的時間高達4.4小時,遠超過2歲以上不超過1小時的眼科醫學會建議量。理想和現實的反差下,我們孩子的視力未來會走向何處?
孩子的成長環境,不是只有學校,家庭終究是最重要的一環!國小學童的家庭態樣也是一件追隨著時代驟變而順應的產物!從新住民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以及現代忙碌的步調,沉重的經濟壓力中,不難發現家庭照顧的陪伴,已大大被便捷3 C保姆取代,以前的電視、現在的電腦、時髦的手機、多功能的平板,學習已經充斥著高強度聲光刺激的影音震撼。常常聽到孩子們脫口說~好無聊喔~,因為我們知道他們已經習慣豐富的感官環境,好像一安靜下來,就開始渾身不對勁!家庭照顧的傾斜失衡下,在陪伴成長的學校這端,早已無力扭轉,只能期盼孩子的狀況不要更糟。近視率的崛起,是冰山一角,無疑就是要狠狠提醒我們該好好地、認真地全面審視正在經歷的生活!
有了雙眼,才能看到世界的迷人色彩!少了一個探索世界的感官,我們的世界不僅只有黑色,生活需要他人輔助,還多了難以想像的不方便。這樣的生活,這難道真的是不可逆的進行式嗎?難道這是我們孩子未來的生活嗎?
我想,未來值得我們去改變的,只要重新看待家庭的角色(多陪伴)、重新定義健康的生活要件(多戶外活動)、重新評價科技便利性的工具(減少3C),期待大家的冷靜審思及改變行動後,未來一切都可以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