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雅玲 新竹市光武國中教師

《摘要》

從COVID-19後疫情時代,淺談語文教育混成教學之課堂新風景。



  2019年開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強勢肆虐全球,威力突破國家疆界、海域,橫跨七大洲三大洋,影響著全世界78億人的生活。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迫使各國採取鎖國封城、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等措施因應。然而,這波系統性的風險所帶來的影響,未來可能持續進行,後疫情時代來臨,我們期待用科技與智慧化解危機。

一、先從生吃一隻青蛙開始

  全球近15億學子停課潮,挑戰師生也考驗父母。面對這一場沒有藍圖的驟變,就像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MarkTwain)說的,一個人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生吃一隻青蛙,因為你覺得這應該是一天之中最困難的事,做完後,接下來的一天都會順利如意。疫情蔓延下的108課綱教學「停課不停學」就是那隻青蛙,代表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而教師最重要的事是面對這隻青蛙、發展適應疫情的新教學:課程改革從「統整性課程設計」到「協同教學」,都需要透過學校教育實踐。疫情風暴加速了這波教育改革在形式與本質上變化的速度,以國語文為例(如圖一),分析線上教學模式之課程規劃,教學素材虛擬化、直觀化,教學方式模組化、邏輯化,學習表現廣泛化、多延伸,從語文能力的培育、文學與文化素質的涵養為脈絡,培養學生表情達意、解決問題與反省思辨的能力都是核心任務。

(一)混成教學開啟教育新常態

  「五一八」中小學大停課,台灣教育現場從實體面對面到遠距線上互動、從混亂到適應,這段時間,學校、補習班、才藝班都採遠距教學,學生大量使用3C產品,親師生共同見證最大規模的「做中學」。新竹市的教師夥伴們在第一時間分享好資源,有的創建專業教學平台,有的加入專業討論平台。其中,台灣大學葉丙成教授糾集同好創建的「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中,老師們成了彼此的後盾,自發提供資源與經驗、良性互動交流,在社群中找夥伴、找資源、找方法,共同解決線上教學遇到的疑難雜症。

(二)線上教學/親師生做中學的體驗歷程

  全球教育界與科技界聯手,為避免學生出現「新冠病毒學力滑坡」(CoronavirusSlide)而努力,從線上工具使用的適應到熟練傳播工具的互動型態,展現新教學典範雛形。

  在混成教學活動中,教師兼採傳統實體面對面上課方式及遠距教育課程,結合不同的教學策略、方法、媒體、科技進行教學,包括同步與非同步學習活動,教師透過多元課程設計活動,運用網路幫助學生接收新知、練習、與同學討論,在線上課堂內注重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即時回饋中,兼顧社交和情緒學習(SEL),促進個人化發展。(如圖二)

  坊間各類線上學習模式在此時如雨後春筍迅速擴展,知名教學平臺與工具如可汗學院、微軟、Seesaw、Canvas、Nearpod、Firefly、Edmodo、Padlet、Flipgrid、Century等,各有千秋。台灣最大線上教育平台「均一」,以及「LearnMode學習吧」、「因材網」等,是科技和數位內容成為這一波破壞式創新的教學戰中最大的助力。國際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發布「新冠病毒全球教育聯盟」,蒐集各類學習平台、影音內容、線上課程等各式免費數位學習資源供世界各國教師們運用;可汗學院號稱是「全世界最大免費教室」,推出KeepLearning網站,提供K-12分齡課表供各國老師運用。

(三)「史上最想回到學校」的心情

  「分流、疫調、匡列、隔離」是疫情生活的代名詞,學生和老師在停課潮中更感受到學校的價值,人際、責任與信任關係的重要,一起上課、活動的樂趣,是網路世界無法取代的。隨著三級警戒降級,學校盤點防疫物資、添購午餐隔板、確認老師及學生疫苗施打的狀況等,確保在防疫前提下,重新迎接學生回到學校。

(四)探究的教學力與學習力

  為配合線上教學的實施環境,師生教與學的重要課題是保有自主學習的動機及探究的有效方法,在政策及教學策略運用上較偏重鼓勵主動性、合作性,學習歷程中發言或回應問題時,有更多的思考時間,這有助於語文教育中提問設計的推展與深化,語文教育的本質與方向值得重新思考與定位。

二、每吃一口青蛙,就休息一下或做別的事

  疫情下的生活困境,凸顯語言、文學、創作素材上更多元與深刻的一面。從語文閱讀的角度來講,建立數位化的閱讀環境應以中小學常用的字庫、詞庫和作文庫等(包括疫後新詞與語境收錄)為基礎,繼續深化電子閱讀的成效。雙文本閱讀能豐厚文本與生活的理解能力,更是培養學生永續自學的重要策略。(如圖三)

(一)疫情文學

  大疫時代,人們共同經驗了自身或周遭親友的確診、痊癒或逝世,以疫病為主題的書寫正在大幅增加中。

  「部桃事件」衝擊下,更多故事見證台灣最美的風景:口罩勒破的臉龐、隔離衣悶濕的身軀、新冠肺炎疫情下最暖心的畫面、保健防疫消息、COVID-19專區故事等,都是用生命記錄著生活的不同面向與感受。文學創作,使人從居家隔離到封城等身心靈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助人爬出深沉的恐懼與無助,更是疫情下撫慰人心的一盞明燈。

  著名文學作品法國卡繆的《鼠疫》、英國丹尼爾·狄福的《大疫年紀事》、薄伽丘的《十日談》都是以傳染病為主軸,發展疫情中顯露出來的人性圖像,特別是忍受疫情不知何時解除的焦慮以及封城之際的空間受困,考驗人性中的正直、意志、勇氣和耐心,藉以敘述「理解與愛之困難」,種種情節近似當前世界各國對抗新冠肺炎的情況。在中文作品中,畢淑敏《花冠病毒》、池莉《霍亂之亂》、須一瓜《白口罩》也可歸為此類,值得品讀。

  疫病書寫中隱喻與延展註解,常能反映當代的社會與文化問題,雖然這並非文學發展主流,但卻是記敘文本(故事體)發展流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二)報導文學

  楊渡教授指出,「在愈來愈片面化、影像化、標籤化的網路媒體時代,報導所呈現人的生命愈來愈少。」值此大疫之年,需要報導文學,更需要教導學生看懂表象之下的生命意義。

  知識和資訊透過科技媒體的大量產出,迫使語文教育必須重新思考媒體識讀(讀報活動)與行動學習結合的意義,透過紙本及電子新聞閱讀理解,培養媒體識讀素養,運用網路平台,從同主題多元視角的報導蒐集,提供深入探究及思考的歷程,用行動學習展現學生數位科技素養及批判思考能力。

三、那些青蛙教我們的事──超越語文的美是共鳴

  日本作家平野啓一郎曾說,文學是「可以將『現代社會』這個命題,透過對登場角色的具體感受以及對細微事物的思考加以描繪。」文學可以是寫實的,而超越語文的美是感受生命的共鳴。混成式語文教學,是跨越式教學的新實踐。在文本閱讀理解提問架構之上,創造情境的、實作的、應用的,探究不同層次的學習經驗;在自學能力之上,善用永續閱讀認識並理解世界,進而與個人內心情感、人生發展產生關聯,學會共善,讓每一個生命在學習中展現並享受自己獨特的風采!

 

圖一 素養導向的功能性知識

 

圖二 後疫情時代的混成式語文教學,是資訊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深度融合,在文本之外、閱讀理解提問架構之上,創造情境的、實作的、探究的、應用的,不同層次的學習經驗。

 

圖三 理解雙文本閱讀歷程,培養學生建立永續閱讀能力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