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ISBN:9787550266285
作者:吳佩昌醫師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13日
|
|
科學家以五感排序其重要性,最重要是視覺,因為它負責接收80%以上的外界信息。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擁有良好的視力,我們可以看清楚所有的一切,盡情欣賞世界的美好。不過近年因「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觀念盛行,過早的學習、寫字、3C產品的頻繁使用,都造成兒童視力急速的惡化。
全國視力不良率多年來居高不下,隨著學童年齡增長,視力不良率也逐漸提升,由此可見,視力保健的工作應從小做起。本市積極執行學校健康促進計畫,推動建立學生正確視力保健觀念、戶外活動120(每天到戶外活動總時間超過120分鐘)、規律用眼3010(近距離用眼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及定期就醫等策略,國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由103學年度45.92﹪下降至108學年度的41.91﹪,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一年級學生的視力不良率,代表家長已逐漸重視孩子的視力保健,所以學齡前兒童的視力不良率獲得改善。本校依照學期初和學期末測量學生視力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學生視力不良率提升最快的時間是在暑假,過了兩個月,學生視力變差了。透過相關行動研究與觀察後,推論學生暑假期間用眼的時間與方式沒有像上學期間受到良好的控管,使用3C產品的時間大增等因素,可能造成這樣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從多元管道著手,讓家長共同關注此議題。
「孩子可以不近視」這本書的作者吳佩昌醫師從2006年擔任國健局的視力保健諮詢委員,貢獻己長,提出當時最新流行病學調查:「近視導致的黃斑部病變,以及成為台灣、中國大陸及日本等國失明人口不可逆的第一大失明原因」,即近視是疾病的重要觀念與預防的重要性。2009年就提出最新研究「每週約14小時的戶外活動應可有效預防近視」,促使其他國內研究團隊規劃「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與發現「下課教室淨空、戶外活動」可以有效減少近視率。吳醫師在2014年於其他專家組成團隊接下教育部的視力保健計畫,與其他相關單位合作,為近視防治引進新方向與策略。他以自己的孩子力行強化近視的預防因子,弱化其危險因子,驗證了實證醫學的結果,讓孩子維持1.0以上的視力,結合理論與實證出版此書。
這本書的內容有三大部分,分別為基礎篇、診斷治療篇和日常防治篇。基礎篇是以閱讀者為父母的角色而寫的父母必須知道的35個視力知識,診斷治療篇是關於近視治療的38個醫學知識,日常防治篇則是養出一雙好眼睛的25個基本功。在頁面呈現的部分,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各種一目了然的圖表等,讓讀者輕鬆了解視力保健的重要概念與執行方式。吳醫師更整理了兒童護眼六大日常守則(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遵守3010原則、遵守好的用眼習慣、看書寫作業有要領、光線充足照明好、定期檢查要做到)以及防治兒童近視的兩個簡單原則(增加戶外活動、中斷近距離用眼活動),簡單扼要的點出視力保健的關鍵,讓讀者知道從何著手去克服孩子的近視問題。
本校護理師在教師午會時分享這本書,提供老師們進行相關的課程教學設計參考,與環教組組長推動視力保健計畫時,用書中的內容輔助檢核規劃與執行是否完善。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學生上學期間的視力不良率得到控制。我們也期望規劃辦理親職講座時,與家長共讀這本書,學習如何讓孩子擁有良好視力的方法並實踐,希望家庭能與學校全方位的守護孩子眼睛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