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的話 | 教育願景 | 編輯小組 | 投稿說明 | 連絡我們
 
 
食農教育~珍惜食物感恩大地 Life-long learning
~以釀酒策略標幟智識的永恆

食農教育~珍惜食物感恩大地

千甲聚落CSA農場食農教育彭育妃老師

 
分享
為下一代能吃得更安心:

身為一位朝九晚五的職業婦女,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注重食物來源?我的答案是:孩子開始吃副食品。為充分了解新鮮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展開關心和相關搜尋,企盼買到無農藥、安全、有機的食物,透過親自了解農產供銷的歷程,很自然的成為CSA社區支持型農產的會員。

自從認識並接觸農友們,聽他們講述農作物的故事,接收了許多關於土地、環境、食物的實踐知識和技能,在這樣的學習過程,體認到現在的成長環境對於孩子造成許多潛在威脅。例如:飲食不當、運動時間太少,導致肥胖造成的疾病威脅;都市水泥圍牆隔離,能夠自然踩踏土地、探索環境機會減少;加上食物安全帶來的衝擊,讓下一代飲食嚴重危害健康,未來幾年人類的平均壽命會不會出現父母比子女的還長壽的現象,令人憂心。

民國七十三年速食店開始進駐台灣,民國八十五年美國開始種基改作物、基改食品上市,九十一年基改黃豆進口正式核准,關於糧食供需、飲食習慣、基改作物的幾個關鍵年代,反映了「飲食.營養.食安」的潛在問題,根據近兩年資料顯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大約為33%左右,平均每個民眾一年 吃米量,相較20年前少了15公斤,相較於日本41%、韓國45%、英國70%偏低,而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超過100%的情況。

食育計畫的思考與行動:

父母總是期待並努力要讓孩子的生活比自己更好,但針對上述的現象及數據資訊,父母長的年代,因為市面上買不到速食餐飲,也不會有吃太多油炸物薯條、炸雞等造成性早熟的疑慮,更沒有基改食品,不需擔心吃了對健康造成的風險。

開始思考減少外食,親自烹調餐桌的餐食,以符合吃的更健康安心,除了自己開始身體力行去實踐外,就家庭健康營養、安全安心食物的課題,我還可以做甚麼?於是轉化自己長年帶孩子拜訪農夫累積的經驗與想法,開始了土地、教室、餐桌的食育計畫,找到千甲CSA農場、新埔清水社區田中千會開心農場、烘爐崎親子生態園區等,與農場主人配合進行一系列的兒童土地見學團課程。民間一句俗語:「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向來為農民所重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得配合季節與氣候的變化,從事農業生產或安排活動。

親子食農教育配合節氣的安排,設計四場活動:以理論和實踐方式和親子家庭一同享受有機耕種及烹飪的樂趣。參加家庭可接觸有機耕種的原理、食物與土地、食物里程、食品安全、樸門永續設計原理,親身嘗試「種植」的樂趣。我們提供種植工具、種子及幼苗和讓每個家庭親自管理的實驗菜圃。( 我們提供早晚淋水) 小農夫的農務實習包括翻土、施肥、做畦、下種、澆水、培苗、除草等。 此外,課程亦包括珍惜食物及培養健康飲食習慣的內容。通過種植的知識教導小孩珍惜資源,保育地球,身體力行的過綠色生活。 到了收成的時候,會指導小農夫用當季的作物,製作健康的美食。透過有趣的體驗活動,除了讓孩子親近泥土的芬芳,享受種田的喜悅,也要了解感受農民的辛苦。

推廣並支持: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相信透過食農教育,孩子會更珍惜餐桌上的每一份食物。也會對我們的土地,更存感恩之心。讓孩童有機會接觸契作的農家或親手耕作,體驗食物生產的不易,進而懂得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讓土地交會孩子用愛感受生命。重新建立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德國有句俗諺:「多建一處自然農村,少建一座醫院,少蓋一座監獄」,在食農教育的推廣及支持小農的生活態度是需要更多投入。讓農地農用,一起努力!

認識食物的原貌


孩子學會烹飪,一輩子都有能力照顧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註:根據農委會發佈的「糧食供需年報」,依照熱量計算,國內糧食自給率為33.3%,其中稻米雖可完全自給自足,但因飲食西化,麵食、麵包消費量提升,台灣平均一年要吃掉130萬公噸小麥,但本土產量僅400公噸,自給率不到0.1%,國人喜歡西式餐飲的風氣仍盛,吃麵粉的量持續上升。
分享
 
食農教育~珍惜食物感恩大地 Life-long learning
~以釀酒策略標幟智識的永恆
 
  ▲TOP
版權所有©2014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hcepaper@ms.h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