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1年全球資訊網的誕生,網路這個名詞帶給教育無限可能的未來,也帶來特有的症候群。這些症候群包括「網路成癮」、「網路犯罪」以及「網路霸凌」,在現實與虛擬的世界中交互出現,潛藏在每一個我們自以為和平的表徵背後。
電影「BBS鄉民的正義」正述說著網路文化下的霸凌產物,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極少在公開場合中看見以眾欺寡的現象,因為我們被法律限制、被現實世界中的道德觀限制。而在網路世界中,這些現象透過社群網站,讓有相同想法的人更容易群聚,這些充滿惡意的文字透過讚跟分享得到增強,加上網路匿名的特性,想想女星楊右穎的事件,正是這些環境,促成網路霸凌最好的溫室。
身為教育者,面對教育現場的網路霸凌現象為何產生,筆者有以下見解:
一、 網路社群的再製性高
學生透過螢光幕背後留下的文字、儘管都會留下紀錄,但這些文字透過社群討論,參與人數與文字量太多而難以查證。教師端對於網路留言難以追究,經常只能經由告誡或宣導做為最後的結果。一個屬於當事人跟行為人等人的網路社群(討論區)因此關閉,表面上告一段落,但另一個社群(討論區)因此誕生,這些都是我們在傳統課堂規範中所無法約束的事情。
二、 匿名、隱密、快速的網路特性
在螢光幕背後透過鍵盤敲打文字,經由一個個ID發送這些文字、這些經由大量製作、一批換過一批,免洗帳號衍生出:說出的話不需負責,難以追究其責,個人情緒性得以抒發。多數時間,只要與自己的觀感不同,大可以辱罵、諷刺、羞辱網路上的他人。而這些行為,因為無法被查證,當一個ID被版主(管理者)刪除,依然可以使用另一個ID東山再起,這些文字透過網路迅速的傳播到各處,刪不勝刪,往往當事人驚覺大事不妙,想把話收回時,卻覆水難收,在網路世界留下滿地的足跡。
三、 缺乏實質法律的約束
同樣一句帶有惡意的話,在網路世界與現實世界中,卻有不一樣的影響,在現實世界中,透過人與人當面互動,我們能思考話語背後帶給當事者的傷害,進而思考行為後果,理解這些行為可能帶來的法律問題;但在網路世界中,多數人對於惡意話語的解讀往往是:「反正大家都這樣做」、「做了又沒甚麼影響」,缺乏法律約束的情況下,一些對當事者的玩笑或是針對性的話語,此起彼落出現在公開或非公開的討論區,反覆、針對性的對某一個特定的問題持續造成傷害。
四、 大眾媒體素養缺乏
當一件犯罪事件發生,除了經過國家法律的處理外,也經由媒體散佈消息,多數人們都會看自己想看、聽自己想聽、信自己想信的事情。但當事情不符合大眾的想法,群眾意識在網路上迅速集結成一股力量,翻箱倒櫃、挨家挨戶在網路上找尋「事情的真相」。這些行為的確讓我們約束猛些被刻意隱瞞的真相,但有時這些擴張的民意也可能造成偏執的、狂亂的力量,只因為網路上的言論容易被少數人操弄,而多數人不見得具有客觀理性的思考。
總結以上四點,網路快速傳播、容易操弄的特性,使具有傷害的話語像滾雪球般擴大,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而隱密、匿名的特性則使法律約束力降低、網路霸凌行為不易察覺,而使霸凌行為得到增強。
面對網路霸凌行為,現實生活持續加強網路霸凌、媒體素養的宣導,目的在於建立學生對網路世界擁有批判思考的能力;而在班級經營方面,塑造良好的氛圍,注重學生之間的社會性關係,理解學生平時使用網路的習慣,未雨綢繆仍是解決網路霸凌最好的辦法。以下提供教育現場的幾種教育方案參考:
一、 非制式化的問卷調查
教育現場的老師都清楚,大多數時間,「問卷」只是一個呈現「數據」的工具,筆者曾看過實施問卷的現場,老師必須耳提面命告訴每一個學生「適當填答」的技巧,這些問題是出自於教育體制的行政關係,這邊姑且不談。若要得知真正學生的想法,塑造一個讓學生覺得「填真正想填的答案」也沒關係的環境,遠比營造出表面的數據還來的重要,唯有當我們清楚知道學生真正的狀況,才能對症下藥。這些非制式化的問卷,可以使用抽獎活動、鼓勵參加、匿名回答等方式,呼籲學生填答真正的狀況,而後端使用者蒐集這些資料後,再由數據去剖析目前校內狀況。
二、 落實討論、防微杜漸學生網路行為
兼行政教師面對眾多評鑑、督導,往往以心力交瘁,在面對宣導議題時,多半以影片心得、學習單等方式呈現。學生能填也會填這些學習單,填答的背後真正理解文字上的意義嗎?這邊必須打個大問號?在觀看影片後,其實並不需要急著寫下他們的心得,花一點時間針對影片裡面的小段落進行討論,甚至讓學生進行正反方辯論的活動,都是很有意義的方法,而這些形式也必須是常態進行的教學方案,並非只用來應付宣導或在主題宣導周進行宣導。網路霸凌是一個隱性、長期、慢性、具有高度群體性、容易潛藏在學生背後的現象,只要被霸凌學生不說,教育現場的教師很難察覺這樣的問題。平時教師可多透過口語聊天了解學生的網路使用情形,班親會時也可透過與家長溝通,交叉比對學生口中與家長認知中的差異。此外,網路霸凌現象也伴隨現實霸凌現象發生,在班級經營時,若注意到學生出現類似的情形,也必須多加留意學生在網路使用上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