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的話 | 教育願景 | 編輯小組 | 投稿說明 | 連絡我們
 
北平的教育風景 用行動載具翻新學校教育
 
北平的教育風景

新竹縣北平國小李曉櫻老師
 
分享
 
 

成立一所學校很不容易,但要關閉一所學校卻是輕而易舉。地處偏鄉的北平國小,因著人口外流和少子化的因素,在100學年度曾面臨新生只有一人就讀的情形,透過全校團隊的努力及課程的轉型,在102學年度新生入學人數已達20人之多,接下來幾年新生入學人數也都維持在15人以上。這樣的轉變,除了有前人奠下良好的校風作為基礎,再加上融入華德福教育理念,讓學校化危機為轉機,更顯出欣欣向榮一片生機!

102學年度參與學校課程轉型至今,從第一年的徬徨無助,不知如何開始,因為有幸參加了新竹教育大學開設的華德福師資培訓的相關課程,認識了更多的夥伴,加上學校也舉辦了相關的讀書會及研習,還有同事們的一路扶持、互相鼓勵….,才能勇敢的撐到現在!華德福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著重孩子「身、心、靈」的成長與注重原始的、自然的、情境的與規律的、重覆的教育原則。期許自己看見孩子的真實需要,透過最適切的方法,將學習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愛上學習。

愛爾蘭詩人葉慈曾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在課程安排及教學時,我盡力做到:

一、鼓勵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的課堂

(一)修正等待再等待:

每天都有固定的課程要進行,從分享生活、身體律動、分享回顧說故事、聽老師說新故事……但是孩子偶爾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時老師會讓他在一旁觀看休息,適時的調整課程內容,希望引起孩子的興趣,讓他早一點平復心情,將注意力轉回全班的活動。

(二)鼓勵自由創作:

孩子的想像力五花八門,所以韻文的編寫,從最初完全由老師編寫,到師生合力完成,甚至有孩子還自創文句作為延伸。也有孩子願意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或是自編故事,都是很受孩子喜愛的。

二、主張分享合作,而非彼此競爭的學習

分享回顧說故事:

故事能讓孩子、班級成長,更能讓老師成長,用故事的溫暖,讓教學更添美好。每天固定時間聆聽老師說新的一段或一則故事,孩子們也會一起或一人或四人回顧分享前一天的故事。一開始會因孩子記憶力和口語表達力的不同,而有遺漏或改變,有些孩子會急著插話修正,或是直接嘲笑。為此,老師編了一首歌:

昨天說了一個故事放在心裡面,隨著我的夢鄉慢慢長大,

每個人的故事長得不一樣,飛翔鳥兒落在圈上 靜靜聆聽~

爾後,再發生故事情節有遺漏或改變的情形時,孩子們就能用更包容的心去接受“每個人的故事長得不一樣”,也願意等待別人說完時再補充故事了。

三、激發學習樂趣,讓動機滋長生生不息

(一)趣味圖畫寫文字:

中國的文字演變是很有趣的。對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們,國語文課程中,老師選擇適合的故事作為主要文本,再從故事其中挑選合適的字(象形字為主)做為生字教學。從一開始的注音符號教學和後來的生字教學盡可能以藝術性和趣味性為主,希望藉著圖形和文字,幫助孩子認識中國文字,讓孩子對中國文字保有高度的學習樂趣,進而提升其識字量。

(二)故事/生字編韻文:

低年級的孩子在語文學習方式以聽和說為主,每當老師講完一個故事,就會全班集思廣益一起編寫一段韻謠,讓故事畫面一邊從腦海湧現,孩子們很容易就朗朗上口。韻謠配上簡單的身體節奏或是拍打動作,融入每天早上的律動時間,增加身體協調性及趣味性。

四、強調真實學習,從實做中讓夢想成真

(一)深刻閱讀到演書:

一年級期末挑選了中國童話故事「香蕉子」做為演書的劇本,讓孩子自行選擇想扮演的角色,有旁白、仙子或當咩咩叫的羊群,但最後孩子們自己會協調找出最合適的人選……。待角色全都定位好,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好像就在演平時自己的樣子!三年級時也演出了「挪亞方舟」的故事,從被動的聆聽到分享故事,更進一步的擴展為戲劇演出,過程中亦是全班合作學習的最佳機會。

(二)體驗大自然教室:

本校位於鄉下,自然景觀豐富多元。每週一次的散步時間,讓孩子走出教室,走到社區,接受大自然洗禮,也更認識學校周遭的環境。三年級農耕課,請耆老教導種植洛神花和稻米;建築課時,在沙坑旁打造一個實用的洗腳池,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風景,孩子藉由這種真實完整的體驗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也從中更能尊重大自然萬物。

決定孩子學習成敗的關鍵,在於學習動機!這樣的課程轉變,讓我不再是短時間大量的生字語詞的填塞和過度反覆的練習,我重新看見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我試著放慢教的速度,而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希望讓孩子一直保有主動學習的熱情,我發現了孩子:

一、喜歡寫字:低年級時,孩子喜歡我出的生字作業,每次只有5個生字,總會說我好想再多寫一點喔!從象形文字認識習寫,孩子打開眼睛細細觀察到圖形和文字的對應關係。

二、喜歡閱讀:到了中年級,大多數的孩子因為對學習保有熱情,進而更主動的想要閱讀自己喜好的相關書籍。

三、體力變好:一邊唸韻文一邊跳動或是一邊數數一邊做動作,是每天都要做的活動,從一開始有人喊腳痠或直接趴在地板上不起來,經過一學期已經沒有人會中途喊累了。

教育是一條不斷修行的道路!史代納博士在《做適合人的教育》一書中也提出了對華德福教師的期待:他敦促教師們要每時每刻都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他也強調,教師怎樣的為人遠比他懂得多少東西更加重要。這幾年不斷的自我反思修正,我盡力去適應孩子的天性,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能提供給孩子們身心靈三方面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環境!


工作本習寫 聽了倉頡造字的故事後學著從大自然環境中發現文字
完成自己的蜜蠟作品,全班也要學習互相欣賞
巡田拔草記 社區阿伯先讓孩子觀察稻與稗的不同 孩子們再下田幫忙除草
教室一隅,隨著大自然季節轉變,而有不同的布置主題的季節桌

建築課建造洗腳池,從拌水泥.疊磚塊.氣石頭...
樣樣自己做慢慢來
語文課聽了一連串的聖經故事故事後,
全班合力演出了(挪亞方舟)的精彩片段
 
分享
 
北平的教育風景 用行動載具翻新學校教育
 
 ▲TOP
版權所有©2014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hcepaper@ms.h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