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的話 | 教育願景 | 編輯小組 | 投稿說明 | 連絡我們
 
我們學校的閱讀活動 閱讀就是日常 轉角遇見書
 
閱讀就是日常

教養不正經KK笑
 
 
分享
 

在我所收到的講座邀約中,最多的演講主題就是希望分享「如何推動親子閱讀」,以及「閱讀要怎樣才能有成效?」之類的。

身為一個推動閱讀教育的老師,看到家長這麼關心「閱讀教育」,當然是非常開心。因為,閱讀習慣養成的最佳場域,本來就是在家庭,而學校只是代工、教導孩子認識文字,然後透過閱讀,讓文字的串連有了意義,對語文力才有產值的表現。

不過,歷經幾次分享與互動中,我覺得家長們都把「閱讀」看得太神聖,認為閱讀一定要有什麼特殊的「儀式」才能夠進行,或是認為老師肯定有「隱藏版密技」,才能讓孩子在閱讀之後,語文能力大增。所以,講座裡的每位家長總是拿著筆記不停抄寫、拿起相機拍下每張重點摘錄的PPT,認真的態度應該比他們自己的小孩上課還來得投入呢!

但,閱讀這件事其實沒那麼嚴肅呀!

回想起我小時候,放學時,爸媽還沒下班,一寫完作業,就拉著妹妹、弟弟帶著零用錢窩在租書店裡,在書店裡成堆的漫畫、小說堆裡翻索尋寶。店裡頭的小桌子或沙發區,也有好幾個像我們這樣一放學就窩著的固定書蟲。時間一久,店裡的書都看完一輪,閱讀的習慣已然養成,對於下一本書的渴求度就更高了。這時,一般漫畫在三、五分鐘內讀完的份量,已經滿足不了我們貪婪的胃口,所以對於讀本的選擇性就開始轉向文字篇幅更多的小說或傳記,而那種無法一口氣讀完的厚度,只會愈加提升我們想要征服這本書的企圖心。所以,就一本接一本、開啟了「嗑不完書」的閱讀習慣。

我想,這就凸顯閱讀環境氛圍的重要性。

而這個重要性包含「閱讀的素材」、「閱讀的情境」和「閱讀的夥伴」。在學校之所以比較容易推動閱讀,除了它被編排為「課程」之一,教室或學校圖書室的情境佈置也是原因之一。另外,很重要的、也就是我在閱讀講座中一再強調的「閱讀夥伴」―那就是班上的同學。

但是,在家庭當中,我們提供孩子怎樣的環境其所造成的影響,是可以從孩子養成的喜好與習慣中找出原因的。為什麼孩子喜歡看電視?為什麼孩子常常掛在3C上?為什麼小孩對書碰都不碰?如果,我們認真分析造成孩子喜好與習慣的原因,我們會發現最大的原因是我們為孩子形塑的環境。

所以,我常常和爸媽們分享,要讓閱讀的形式活潑起來,我們就必須跳脫以「要求」來命令孩子非閱讀不可。如果,我們常把「多讀書對你未來有幫助」這句話掛在嘴上,被命令去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想想那有多痛苦啊?而且,孩子也會很疑惑,大人拼命說「讀書有多棒」,那為什麼就很少看到大人有閱讀的習慣,會不會有孩子說:是不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未來可言了嗎?

讓閱讀形式活潑化,其實可以換種「辦趴」的態度來規劃。我想不管是主辦者或是參與者,一想到是「PARTY」,其心情都會輕鬆不少吧!party的主題可以用「25分鐘閱讀小時光」、「月計畫」、甚至「年度計畫」的時程來規劃大、小型與「閱讀」相關的家庭活動。比如說「餐桌讀書會」、「家庭電影院—動態閱讀」、「跟著書本去旅行—閱讀活化」等,都是大人「有心眼」的設計目的,再將其隱藏在有趣的閱讀活動中,把書變成活動的主角,讓孩子從活動中感受不同的閱讀形式所帶來的樂趣。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這些閱讀活動中,大人和小孩變成「夥伴關係」,透過活動有了可以討論、分享的共同話題,增加親子更多互動,取代「滑手機」的「個人活動」。

閱讀,其實是一種日常!它,可以是認真工作後放鬆神經的方式;它,可以是閒暇之餘豐富心靈的靜態活動;它,更可以是解決人生問題的智慧寶庫。愈是會與書自然相處,閱讀的習慣就成為一種日常,屆時閱讀就已經不是件必須「想方設法」的難題,而是一種停不下的癮頭。

欣喜家長喜歡閱讀此一主題

閱讀不需要儀式

閱讀需要同儕的陪伴

營造讀書的環境

分享
 
我們學校的閱讀活動 閱讀就是日常 轉角遇見書
 
 ▲TOP
版權所有©2014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hcepaper@ms.h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