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的話 | 教育願景 | 編輯小組 | 投稿說明 | 連絡我們
 
2019新冠病毒蔓延下
—龍山國小的防疫工作
傳染病教學Q&A 新冠防疫作戰這堂課
 
傳染病教學Q&A

培英國中陳珮英老師
 
 
分享
 

傳染性疾病由來已久,隨著醫療的發達以及公共衛生的進步,大多數的傳染病已能獲得良好的控制,國人十大死因中已經不見傳染病的存在。最近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的大肆擴散,喚起了民眾對傳染病及防疫觀念的重視。在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中,「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本就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因著此次疫情的升溫,在教學上可以從現有的情境中著手,讓學生對傳染病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認識。

Q:既有的傳染病概念教什麼?
A:既有課程裡,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概念可從傳染病三要素(病原體的存在、適當的傳染途徑、易感染的宿主)談起,只要破壞其中一環(消滅病原體、切斷傳染途徑、增加抵抗力),就能有效的預防疾病的傳播。由基本概念繼而延伸到認識台灣常見的傳染病,如夏天常見的腸病毒及登革熱、冬季流行的流行性感冒,以及難纏的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等。

Q:隨著常見傳染病及新興傳染病的流行,有哪些防疫觀念須特別著重?
A:以往在課程中除了疾病的介紹與預防方法之外,會簡單介紹隔離與檢疫的措施,但認知中的場域大多發生在醫療院所及機場、港口等,往往與我們的生活距離較遠而無感;因此,藉由這次疫情,教師在介紹傳染病的介入措施時,應額外強調隔離與檢疫對遏止傳染病傳播的重要性,落實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人人都可以是防疫的大英雄。

具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


Q:「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可以怎麼教,更符合十二年國教的精神?
A:傳統疾病的教學重點著重在認知,而十二年國教更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學上,除了知識的學習與傳達之外,可以在情意上多著墨,藉由情境事件的感受、探討,重新建構價值觀,並培養做決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4F引導反思法策略的應用。

4F引導反思法 Associated story of ICRT News Lunchbox
Facts(事實):客觀性問題 What? Who? Where? When?

描述情境中所發生的事。客觀的現象,不是給“意見”(opinion)。
Feelings(感受):感受性問題 ◎感受自己的感受為何(如:我覺得可惜),先不要下太多判斷(如:我覺得他錯了)。
◎了解自己對事件的感受,對情境的了解會更深入,也能讓學習更能基於經驗。
Findings(探究):詮釋性問題 Why? How? 探討與解讀情境所發生的事,並尋找意義與下判斷。
Future(未來):轉化/應用性問題 依據上項所探究與發現的內容,思考未來如何應用或執行。

就傳染病的教學而言,可依所發生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用4F探究思考。以下面圖片為例,在傳染病大肆流行時,我們可以看到大家排隊購買防疫物資(實際發生的真實情境),包括買口罩、消毒酒精等,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就看到的事實,逐步描述個人的感受,並進行探究與轉化(如下表的提問)。在貼近生活的情境下學習,學生更有感觸,也更能落實新課綱規劃的初衷。

小朋友共同布置共同站外牆 共讀站活動區
搶購口罩
4F引導反思法 學生練習回答
Facts(事實):客觀性問題 What? Who? Where? When? Q:在圖片中,我看到了什麼?(只描述事實)
Feelings(感受):感受性問題 Q:我看到這些圖片第一個感覺是?(只敘述感覺)
Findings(探究):詮釋性問題 Why? How? Q: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我認為合理嗎?
Q:這件事對我的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著重訊息解讀、質疑、批判性思考)
Future(未來):轉化/應用性問題 Q:如果是我,我可以(會)採取哪些行動?
(價值觀、行為的重塑)

傳染病防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應對的,而是一群人共同努力的結果。雖然我們不是第一線醫療人員,但是站在預防角度來看,教學可以成為強化防線的有效力量。


分享
 
2019新冠病毒蔓延下
—龍山國小的防疫工作
傳染病教學Q&A 新冠防疫作戰這堂課
 
 ▲TOP
版權所有©2014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hcepaper@ms.h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