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詞 | 市長的話 | 教育願景 | 編輯小組 | 投稿說明 | 連絡我們
 
性平教學~ing 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
-創造校園空間美感教育的新價值
 
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
-創造校園空間美感教育的新價值


北門國小蔡秋滿主任
 
分享
 
臺灣‧好美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
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書 名: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突破與創新的新校園運動
書籍ISBN:986-7741-16-1
監 製:教育部
編 輯 群:黃榮村、范巽綠等27人
出 版 者:百巨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3年4月

一本好書擁有不同時代的意義~~

民國88年的921大地震,給台灣的社會帶來極大的破壞力,特別是台中、南投、雲林一帶,除了市容與地貌外,亦帶給全國人民心靈上難以撫平的衝擊與震撼。然而極度的破壞亦帶來新的改變契機,經由政府與民間的投入建設,屬於社區和地方文教與學習中心的學校,展現了不同於以往以管理為主,製造知識份子的大型工廠般的校園風貌,在有理念的學校使用者-教師、學生及在地社區民眾的提供意見及共同參與;具專業的設計與建築團隊將想像具體化,一所又一所嶄新風貌的校園,百花齊放的呈現。

「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一書即是記錄了因震災後校園重建的歷程。教育是百年大計,如何讓學生能在安全的校園中學習與成長,為此次重建的重要課題,教育部彙整產、官、學多方意見後,推動災後重建的「新校園運動」。

「新校園運動」傳達一個重要的核心概念:校園環境本身就應是教育活動的一環,一個設計良好、人性化的校園,才能陶冶師生心性、豐富學習及實踐教育理想。為此理念的落實,政府突破招標限制、授權地方、引進新銳建築師並廣納學校與地方意見,讓重建後的校園風貌多元且豐富-書中羅列七大主題校園規畫:有建築硬體配合教學軟體校園,如南投延和國中結合鄉土情境,呈現美麗的「水沙漣意境」;有突破傳統格局的校園,如苗栗僑成國小巧妙的融合舊山線的鐡道文化於校園間,並以綠籬、綠帶取代舊式圍牆的區隔,讓學校與校外的山城風貌融為一體;亦有重視環保生態的綠色校園,如南投民和國小校舍建築融合了遮陽與通風的功用,結合三面環山的地貌,設計成彷如渡假避暑山莊般的校園;更有展現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園、考量不同年齡成長需求的校園、與社區友善交流的校園和有趣好玩的校園等共52學校介紹。

校園空間是美感教育的立基石~

繼新校園運動後,近幾年對未能重建的學校,亦有「校園微整形」、「環境教育綠色校園」或「活化校園與特色課程」的專案或計畫補助,均是先著眼於現有校園空間的微調、美化與活化,並同步進行課程構思與教學。以本市100年起受補助的學校-竹蓮國小和北門國小為例,藉由圍牆、綠籬與校園空間活潑及綠意之營造,激盪團隊的創意、對話及跨領域的學習進而活化課程、活化思維改造校園空間等,令校園組織、教學、學習活化;103年校園微整形獎勵計畫將重點置於閱讀空間的改善,期望結合學校既有人文環境,營造具特色、可親、舒適的閱讀空間,使閱讀更「悅讀」,不僅僅強化學童文化刺激,亦可串連社區資源,進而推動親子、社區共讀,打造閱讀新亮點。

一本好書令人雋永回味,不因時光的流逝而稍減風采;不論是重建或是微調後的校園空間,一所好的校園建築與空間規畫,除符膺新校園運動七項教育目標外,更要讓生活與學習於其間的親師生,均能有美的感受與美的學習,並藉以培養美的感受力、想像力、創造力與實踐力。學校是教育的場所,優質的學校環境,不僅在建築的優雅宏偉或人性化;另一項和其它單位建築物不同的特性,在於建築物的教育性。英國的邱吉爾首相有句名言:「人類創造建築,建築塑造人類」。這句話生動地刻劃出建築對人類的影響力,更指出學校建築與校園空間對全體親師生潛移默化的美感教育與境教功能。


北門國小典雅古樸的百齡樓
在蓊鬱的樹影與孩子的笑聲間 見証百年歷史的傳承
分享

性平教學~ing 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
-創造校園空間美感教育的新價值

▲TOP
版權所有©2014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 電話:03-5220684 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0號 hcepaper@ms.h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