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低碳兩者之間似乎搭不上關係。當初訂此二主題時也未曾就此考慮,但細細深思,如果以「蝴蝶效應」而言,卻也可以談出一番道理。
「低碳」是一個環保議題,在實務應用上是當務之急;「美感」是一種觀念,是一種形而上的體驗。兩者之間又有如理智與情感的相對又相偕。究竟有何關連性呢?個人以為:當環保的實務系統建立後才能談所謂的美感觀念,《管子牧民》云:「倉廩實而後知榮辱」可以為此作一註腳;而正當「翻轉教育」之際,是否也思考,如果美感觀念建立在前,是否能夠讓低碳、在地化、共好…的行為自然而然的形成,換言之,耳濡目染的境教功能於焉而生。舉例而言,當登臨孔子小天下的泰山時,是否也因此而興起「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豪情壯志呢?當腳下的黃河怒濤或長江的浩浩湯湯時,不論是李白的〈將進酒〉、蘇軾的〈赤壁賦〉是否因此湧上抗懷千古的愴然幽情呢?
不論何者,兩者間的關係自有其連接處,我們希望在這些篇章中,能讓讀者也能因此激起跌宕浪花,因為我相信:教育不是萬能,但沒有教育萬萬不能!一個美感常在心中的學習者,對於環境的因子也會朝向美善的方向:我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