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頭,大家很習慣;乾洗頭,大家不習慣。柴燒披薩、柴燒麵包,正夯;柴燒飯菜,夯嗎?
十月份的第一個假期中午,在港南國小大榕樹下,上演「當肉絲馬鈴薯遇上火箭爐」的大戲。剛。在老榕樹下,有小朋友忙著拿磚砌爐、取柴生火;在洗手台前,有小朋友忙著挑菜洗菜、切菜醃肉。接著,通力合作。生火組添柴加強火力,讓炒菜組得以來個熱炒,炒出「肉絲馬鈴薯」。最後,小朋友們大快朵頤,吃到自己生平第一次和同學通力合作,在戶外用磚砌的火箭爐煮的香噴噴、熱騰騰的午餐。
港南快炒店之所以能在老榕樹下順利開張,全是拜「火箭爐」之賜。火箭爐是一種以科學方式讓極少的燃料達到最大熱能的設計。在1980年代,由美國教授、火箭爐之父Dr. Larry Winiarski帶領美國的Aprovecho Research Center研究人員,將火箭科技原理運用在爐的設計上。後來,聯合國在非洲積極推展,讓在地居民減少砍伐森林,能夠以極少的柴火來煮食,改善非洲居民的生活。
目前在港南的老榕樹下,有四個火箭爐。這四個火箭爐的材料完全是新磚,由前會長池錦泉先生免費提供200塊,以小吊車專程運送到港南。港南孩子和新竹市讀經協會的小朋友,參加沺源青工作室的大哥哥大姊姊所帶領的「食農創客營」,先在體育館聽取火箭爐的設計原理,接著到老榕樹下實際砌爐。小朋友們先在泥土地上鋪上一層磚塊當底層,除了在下方留一個入料口之外,就以中空長方體的方式進行堆砌,爐的上方就依炒菜鍋的大小調整爐上方開口。
其實,火箭爐的設計原理和一般的爐灶相同,都是運用煙囪效應。爐內的空氣會沿著垂直坡度上升或是下降,由入料口與上方出口加強對流。當生火組的小朋友繼續在下方的入料口添柴之時,爐內的熱空氣會膨脹、變輕而急速上升,爐外的空氣會經由下方的入料口進入爐內,爐內的空氣則持續循環,使爐火得以更加猛烈。因此,港南快炒店能夠連炒兩、三道菜之後,火箭爐的火勢依然很旺。
火箭爐之所以能減少黑煙,是因為它運用二次燃燒的原理。磚砌的火箭爐上方出口並未如一般的爐灶直接密接一根煙窗,上方出口是開放的,火焰的頂端依然充斥空氣,使木柴燃燒時釋放出可再次燃燒的氣體,得以充分再運用。然而,在港南孩子實際使用火箭爐之時,依然會產生白煙薰眼,可能與學生生火經驗不足,以及乾柴備料不夠,必須臨時到濱海公路檢柴補充有關。
磚砌火箭爐讓港南快炒店得以開張,使得港南與新竹市讀經協會的孩子得以熱炒一手好菜。感謝沺源青工作室與港南親師團隊合作辦理「小小綠色戰士食農創客營」,將科學原理融入於活動當中,讓小朋友在活動中初體驗生命中許多的難忘的第一次。
|
|
磚砌火箭爐第一步:先鋪底部 |
磚砌火箭爐的第二步:疊高 |
|
|
完成火箭爐了!開心! |
專心地切馬鈴薯 |
|
|
同心協力來個快炒 |
哇!自己煮的就是好吃! |
|